创业还有多大机会
创业还有机会吗?有。2017年,中国所有生意都值得“再做一遍”。变的只是服务模式。变的只是平台。有的行业确实不行了,可是需求只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细分。除非你和我说,你能切土豆丝,但你切不了萝卜丝。
关键只在于,你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。不要去赌“风口”(那条路辣么挤),不要问什么是“暴利行业”。做自己最适合的事情,就有更好的生产力。
你自己想想本质,创业这个事情,你如果去“赌”这个时代的步伐,去疯抢市场空白,成功的概率真的只有1%,百死一生。这个数据,随随便便百度就是一大把。但你如果利用“你的核心竞争力”,我想,成功率可增长无限高。
很多小伙伴一天到晚私信我,问我暴利行业是什么?别傻了好吗?中国传统的暴利产品、暴富手段,早就将应该从这个地球上彻底消失。而2017年开始,全世界都会告诉你这个事实。
从经济角度来讲,社会上只有两种人:“生产者”和“消费者”。以后的中国,只有消费者才能决定谁能坐到生产者的位置上,但你看看以前,产品都是“生产者”说了算,“消费者”只需要根据自己需求决定买或者不买。所以,“明年什么项目火啊”这种观念流行了几十年。
但现在时代不同了,哪个消费者是傻子呢?何况生产、营销、渠道和盈利模式都发生了变化,只有尊重商业本质的人,才能活下去。更重要的是,“消费者”和“生产者”不是对立的,而是互相转化的。你问问你自己,是不是对很多服务都不满意——早餐不好吃,网购的衣服很丑,各种服务都不咋地。
所以,我说,中国所有生意都值得你去探索,值得你去研究,找到自己适合的——“再做一遍”——就是深挖。
所以,现在的问题只有三个:
1搞清楚商业的本质。
2搞明白自己能做什么。
3权衡好利益得失,找到对于你来说——什么创业项目有着最大的成功概率。
(这个世界的本质本来就是:概率性的,偶然性的,而不是“我计划成什么样,这个事情就能成为什么样。”)
说到商业的本质,很简单——
1为他人服务。
2让个体走到(融入)人群中去。
3商业说到底是一种团队活动,孤家寡人死得快。要学会抱团取暖。最早,要从自己的身边寻找到合适的人组建团队,不要找所谓的能力强的。
今天只说最重要的“为他人服务”,无非就是:
1你应该生产什么?
2应该如何生产?
3谁来消费你生产的东西。
这些问题的本质无非就是:
1以后中国经济的增长必须靠消费。消费者的主动权变大了!这是你的机会。
2做你能做的,给他想要的。
3做自己最适合的事就有更好的生产力,成功概率高一点。创业最好是从自己自内心喜欢的事情入手,要不然,你真的很难坚持下去。
4在任何情况下,你都必须有所取舍。罗振宇跨年演讲里最重要的就是两点,一个是先,一个是专,如果你能领先,那你服务和产品都可以很粗糙,如果不能领先,你就要非常专业,至少看起来专业。
是的,你必须有所取舍,又想抢先又想很专业,又想效率很高又想很安全,同时存在的概率非常非常小,能做到的必定会是龙头企业。
说到“先”,就是利用“别人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,迅速地把一个细小的市场攻下来,哪怕做得粗制滥造,不要“完美主义”,一开始就要无比高大上。
5你自己没有控制好成本,增加的生产成本可以转嫁给消费者吗?如果消费者不埋单,你就开始处心积虑“行骗”吗?那你是打算控制好成本呢?还是欺骗消费者呢?
作者:何静
链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41184341/answer/140385869
来源:知乎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